免责声明: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一名员工11月27日在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一家纺织厂的合成纤维生产线上工作。(法新社)(侵权删)
综合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,上述举措刺激中国经济逐渐回温,10月官方和民间制造业PMI均优于市场预期,住房销量也迎来今年首次增长,城镇失业率跌至近四个月新低。
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时说,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协同发力,中国11月制造业PMI在景气区间上行,升至50.3,扩张步伐有所加快。
中国三大金融监管部门9月24日宣布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,以增强民众对中国经济的信心。之后,中共政治局罕见地召开部署经济工作会议,强调要正视困难,加大力度全面提振经济。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11月初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记者会上,宣布中国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人民币(1.85万亿新元),协助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。
根据数据,中国11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,比上月下降0.2点;11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.8,与上月持平。
赵庆河称,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.7,比上月上升0.7点,连续两个月回升,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信心有所增强。
(北京综合讯)中国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连续第二个月处于景气区间,写下七个月新高,显示中国官方此前推出的提振经济政策持续发挥效用。
保银投资首席经济师张智威说,9月26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后,中国出台的货币宽松政策稳定了经济发展。不过,在贸易战很可能升温的背景下,中国2025年的经济前景仍不明朗,可能因此延缓企业投资决策,并给日后的财政振兴措施带来不确定性。